欢迎访问 纪委在线网!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保留了唐宋遗留下来的鱼骨状坊巷格局和200多座明清古建筑,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400多位,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近代名人聚居地”。当地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加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全力守护和传承文化的“根”与“魂”。图为近日,游客在三坊七巷参观。王东明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坚持守正创新”是其中重要内容。此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也是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创新”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核心话语,使用频率极高。“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其内涵之丰富,思想之深邃,意义之重大,需要我们深刻领悟和切实践行。
守正创新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机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相比较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过时,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仍然“与我们同行”。守正才能把稳方向,创新才能充满生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迫切需要立足时代前沿,观照重大现实,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把握历史主动,在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两个大局”中,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守正创新是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必然要求。守正初心不改,创新决胜未来。守正创新体现了变与常、传承与发展、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守正创新”是同中华文化讲的“老根新芽”“旧邦新命”“返本开新”“固本开新”“革故鼎新”等紧密联系并演进发展而来的,是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相连接相贯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这一重要论述实际上赋予了“守正创新”以思想路线的意蕴,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坚持守正创新,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既坚持了老祖宗,又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守正创新是推进“两个结合”的必然要求。“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和原理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调‘两个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与守正创新的根本方法的内在关联。我们要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两个结合”,在“两个结合”中彰显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实现精神独立自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元固本、守正创新的核心要义。表明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样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态,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守好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也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民为邦本”与以人民为中心,“自强不息”与改革创新,“道法自然”与生态文明,“和实生物”与文明交流互鉴,“协和万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融相通、相互映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与“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内在统一。
守正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的内在逻辑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具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
现代化在中国的艰难历程和后发追赶型特征。现代化起始于西方,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十八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小生产,蒸汽机代替了手推磨,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的大清国被动地进入世界史。“睁眼看世界”发现西方已是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自己还处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于是就有了此后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变器物;学西方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变制度;学西方的“科学民主”,变文化。孙中山先生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在《建国方略》等著作中,擘画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初步蓝图。1933年《申报月刊》专门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1935年还有“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等等。从大历史的视角看,无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西体中用”“中用西体”,所要探讨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认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即“古今中外”,关键就是如何认识现代化。而之所以会有“全盘西化”的提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把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陷入了“西方化=现代化”的迷思。
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发展有“先发内生”和“后发外生”两种类型。后发外生的现代化国家基本上都要经历“追赶”先发内生的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就现代化走在前面而言西方是“先生”,可是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先生老是侵略学生”。一代代志士仁人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建构。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现状,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中发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号召。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以苏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始。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问题。我们党逐步形成关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新中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之家”、“三步走”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标识性概念。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初步构建以根本性质、指导思想、鲜明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战略目标、蕴含“六观”、重大关系、世界意义等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深入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体现了独立自主性。在历史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主体性结合中体现为开拓创新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凸显了历史主动性。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对外掠夺扩张的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和格局,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更好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坚持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相结合。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改革创新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守正创新,守正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动力和方向。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魂和根,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同时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始终沿着正确航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实质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占得先机,把握主动,取得优势,赢得未来。只有创新,特别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彻底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把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守正创新,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新篇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制胜法宝。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统筹谋划了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总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既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生机勃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十年内乱后的中国,经济濒于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开启和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势不可逆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全面部署,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中国式现代化,从“发展是硬道理”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关乎命运,“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坚持守正创新,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要深刻领悟和切实践行“坚持守正创新”这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和基本方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鲜明的标识、最壮丽的气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凝聚起“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磅礴力量。以改革开放为“关键一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必由之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最大历史主动。
(郭建宁 作者系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