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在线网!
5.051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注释】常:经常。奉法者:执法的人。
【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出处】战国·韩非 《韩非子·有度》
5.052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注释】立:制订。善法:完备的法律。国:指的是周朝时的诸侯国,是“天下”的一部分。
【释义】在天下设立好的法令制度,天下就会太平;在一国设立好的法令制度,一国就能安定。
【出处】北宋·王安石 《周公》
5.053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直:正直的人。错:放置。诸:之于。枉:邪恶的人。
【释义】推选任用贤明正直的人,将其置于品行作风不正的人之上,就会使民众信服,还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推选任用品行作风不正的人,置于贤明正直的人之上,民众就不会信服。
【出处】春秋·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为政》
5.054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注释】不治:不能治理。不化:不能教化。
【释义】只要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教化的民众。
【出处】北宋·包拯 《上殿札子》
5.055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注释】失:违背。规、矩:校正圆形方形之工具,引申为准则、礼法。道:这里指法律、法则。
【释义】治理国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本清源树立根本,其他末节自可顺利发展,为政不能脱离遵循的原则,这样才能万事可成,功业也可长保。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乱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