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在线网!
2.121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能近取譬:能够以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譬:打比方,比喻。可谓仁之方: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
【释义】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出处】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雍也》
2.122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注释】亲:亲近。治:管理。答:回报。敬:恭敬。
【释义】关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亲近,就该反省自己关爱是否足够;管理百姓却没有管理好,就该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智能;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以礼回应,就该反省自己是否做得不够恭敬。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
2.123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注释】端:开始。羞恶:耻辱,羞耻。辞让:有礼貌地表示不接受。是非:正确的和错误的。智:聪明,有见识。
【释义】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2.124 恻隐足以为仁,而仁不止于恻隐;羞恶足以为义,而义不止于羞恶。
【注释】恻隐:同情、怜悯。不止于:不局限于。羞恶:指羞耻之心。
【释义】有同情之心足可以修炼到仁的境界,但仁不局限于有同情之心;有羞耻之心足可以修炼到义的境界,但义不局限于有羞耻之心。
【出处】北宋·苏轼《子思论》
2.125 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
【注释】知:通“智”,聪明,有智慧。虑:思考,谋划。行:做,从事,作为。守:节操,操守。
【释义】有智慧的人善于思考,有正义的人善于作为,有仁德的人具有操守。
【出处】战国·穀梁赤《春秋穀梁传·隐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