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在线网!
4月27日,审计署济南特派办审计人员根据相关项目审计要求,实地查看特高压泉城站建设情况。宋加珍 摄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有杀伤力。惩治腐败、治理乱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机关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践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审计署纪检监察组准确把握国家审计与反腐治乱的关系,立足派驻监督职责定位,推动驻在单位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
准确把握国家审计与反腐治乱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指出,根据宪法制定审计法,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审计首先是经济监督,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开展监督检查,但同时审计又不止于经济监督,监督检查的虽然是经济问题、经济责任,但反映的都是政治问题、政治责任,通过管好“钱袋子”“账本子”来推动规范用权,及时校准纠偏。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从根子上解决了制约审计监督作用发挥的深层次问题,大大增强了审计监督的严肃性、权威性,使审计真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度嵌入党治国理政总体布局,为推动党中央令行禁止、维护经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腐败是党内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持续发酵的体现,反腐败就是同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反腐治乱,始终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党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贯彻落实反腐败斗争基本方针,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迫切需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国家审计是反腐治乱的“前哨”和“尖兵”。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审计机关专司经济监督,在查处重大问题、揭示重大风险、监督经济权力运行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从推动反腐治乱作用机理来看,国家审计发挥着三种功能。一是揭示问题,即“查病”。揭示问题是审计的基本职责。大多数腐败和舞弊行为都与资金、资产紧密相关,审计工作始终紧盯资金、资产,最有条件发现国家资金、资产被直接侵吞或间接侵占;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不囿于部门利益的羁绊,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和客观公正地揭示问题;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能够及时和有效地揭露违法犯罪线索。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从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入手,充分发挥专业性强、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深刻揭示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以及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二是推动解决问题,即“治已病”。一方面,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对需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处理、处罚的依法移送,尤其是对发现党员、监察对象涉嫌违纪或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按规定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并全力配合案件查办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另一方面,抓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研机析理,深入分析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提出对策建议,督促推动被审计单位和有关方面落实审计整改工作责任,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切实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三是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即“防未病”。国家审计作为一种经常性监督制度安排,具有威慑作用以及独立、客观、公正的优势,通过及时跟进、密切关注整个经济社会运行安全,能够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在防止苗头性问题转化为趋势性问题、违法违规意念转化为违法违规行为、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廉洁审计是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内在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加强审计机关廉洁建设,既是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前提和保障,又是维护审计工作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内在需求。只有审计机关自身廉洁过硬、经得起考验,才能有资格、有底气去检查和督促别人。从近年来查处的审计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随着审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审计干部肩负的责任更重,面临的考验也更严峻,审计机关不是“保险箱”和“天然净土”,审计干部手握审计监督权,更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作为监督别人的人,审计干部如果出了问题,往往社会更加关注、影响更加恶劣,对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也更大。因此,只有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永恒的生命线,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能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审计监督权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深刻认识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审计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揭露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不动摇,严格执审、严肃纠风、严厉反腐,充分发挥反腐治乱的“利剑”作用。
紧紧围绕权力制约监督扎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围绕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着力揭示重大失职渎职、重大决策失误、重大损失浪费和重大管理漏洞,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16.7万多名领导干部,查出负有直接责任问题7100多亿元,同时紧扣领导干部履职特点,坚持全面、客观、辩证看待审计发现问题,客观审慎作出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为被审计领导干部精准“画像”,为干部监督部门、有关主管部门选拔任用干部、从严管理干部提供了有力支撑。
紧紧围绕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发挥“利剑”作用。审计机关坚持把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作为重要职责,不断加大审计力度,坚决查处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移送问题线索4万多件,涉及9700多亿元资金、5.4万多人。近两年,审计署移送重大问题线索660多起,涉及财政、金融、投资、国资国企等领域,推动查办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件,铲除了一些严重阻碍改革发展的“毒瘤”,惩治了一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蝇贪”。同时,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注重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分析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和腐败现象的规律和趋势,研究提出治本建议,推动深化标本兼治,扎紧制度笼子,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紧紧围绕维护财经纪律严肃性在财经领域打假治乱。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近两年审计机关把财经领域打假治乱作为审计监督重点,着力揭示虚增财政收入、财经数据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密切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的落实情况,严肃查处部分债务沉重地区违规动用财政资金购置或兴建楼堂馆所问题,揭露了一些地方长期乱设财政专户、乱存财政资金问题。2021年,中央审计办会同财政部、国资委等部门开展整治财经领域重大信息虚假问题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重大问题,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问责了一批责任人,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并积极推进常态化整治,取得较好成效。
擦亮派驻监督“探头”,推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派驻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是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监督,要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作为派驻审计署的纪检监察组,要牢牢把握“审计监督的再监督”定位,以有力有效派驻监督推动审计监督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反腐治乱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提高政治能力。派驻纪检监察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督促推动驻在单位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始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是提高政治判断力,深刻认识审计首先是经济监督、但不能止于经济监督,深刻认识各类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做到立足经济监督、体现政治要求、维护政治安全。二是提高政治领悟力,从政治上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反腐治乱方面的职能作用,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意识。三是提高政治执行力,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研究新时期腐败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瞪大眼睛、明察秋毫,着力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始终保持经济监督震慑常在。
推动揭示问题风险。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最精准的定位就是要立足审计监督的再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审计机关扎实履行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使命责任。一是高度关注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严肃查处重大财务舞弊、财经数据造假等各类扰乱财经秩序问题,使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二是高度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和过紧日子要求落实情况,严肃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顶风违纪问题,推动过紧日子成为常态。三是高度关注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政策资金,严肃查处挤占挪用、骗取套取民生资金、罔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冲击道德底线问题,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四是高度关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岗位、重点事项、重点环节,着力揭示企业、金融等重点领域重大损失损毁问题,严肃查处新型腐败、隐性腐败,以强监督推动强监管。
推动增强监督合力。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最独特的优势就是身处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的交汇点上,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走深走实。一是以深化审计成果运用为主线,积极推动审计监督同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推动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二是推动发挥审计专业优势和工作主动性,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在制度层面推动高效率高质量衔接协作。三是督促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及时查办、及时反馈,促进监督、处置、治理有机结合,切实体现监督体系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审。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督促驻在单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治审。一是持续加压,增强不敢腐的震慑力,准确把握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和规律特点,对利用审计权力或影响,收受大额财物、谋取巨额利益、影响审计形象的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手软。二是有效监督,增强不能腐的约束力,督促管好项目,重点围绕“审不审”“查不查”“报不报”“移不移”“严不严”等环节健全制度、堵塞漏洞、严防风险;督促驻在单位对干部从严监督管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督促落实责任,健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会商协调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三是警钟长鸣,增强不想腐的免疫力,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正向引导与反面警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算好政治账、经济账、亲情账,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审计署纪检监察组组长 任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