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委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纪委资料

读文献 学党史 | 八项规定开启作风建设新时代

  • 时间:2022-01-13
  • 文章来源:河北省监察委员会
  • 作者:佚名

2018年11月14日,北京,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观众参观“社会各界给予中央八项规定高度评价”展台。(资料图片)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也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切入点。一场涤荡党内痼疾顽症、大力扭转作风的战役就此打响。

八项规定破除作风之弊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直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规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这为十八大后党的作风建设定下了总基调。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抓住作风建设主线,以作风建设带动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突破口就是全力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精神。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中央政治局制定“八项规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坚持求真务实、狠抓作风转变的坚定决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八项规定”的出台,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切入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体现了改进工作作风的紧迫性——“一项服务办法,开始实施5个月后才在某地方落实”“一份文件从中央落实到基层需要70天时间”……发展中的中国呼唤更加高效务实的作风,而“八项规定”正是对这个诉求的响亮回应。

中央八项规定,仅有短短600多字,却内涵丰富。从改进调查研究到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到规范出访活动,从改进警卫工作到改进新闻报道,从严格文稿发表到厉行勤俭节约,涉及方方面面,对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不搞四平八稳,不喊空洞口号,直指作风顽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

“八项规定”内容具体而实在,是“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铮铮宣示,也是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出的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规定旨在整饬党风,从中央政治局做起,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带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对从源头上反腐起到很大的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2012年12月7日,“八项规定”出台后第3天,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省深圳市考察,沿途不封路、不清场、不铺红地毯、没有欢迎横幅,没有层层陪同,不住高档酒店。“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这也是新形象新气象。”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八项规定”的具体条文虽然主要是对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要求,但是“八项规定”精神是对全党同志的共同要求。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纷纷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具体的实施办法。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实施细则、加强督查考核、进行约谈问责,“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党迅速贯彻落实。

针对“八项规定”中的有关事项,一系列文件的陆续下发,将规定具体化。

2013年5月,中央纪委下发《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这一活动后来在全党上下同时展开,并扩大到购物卡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卡”,有效遏制了过年过节送礼、高档会所享受等不正之风。

201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9月,《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出台;11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发;12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印发;同月,《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印发……

一系列相关规定的出台给各级党政机关套上了“紧箍”,一些具体问题都有了专门管理办法。从车辆到住房配备,从会风到报道长度,从月饼粽子到烟花爆竹、贺卡挂历等“小事小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刹歪风邪气。每逢“节点”成为作风建设的“考点”,中办、国办密集发文作出规定。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从具体问题抓起,一件件“小事”划清“公”“私”界限,尽显“真管真严”,穿透“四风”顽固屏障。

有严纠才有深治。2013年底,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被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降为正局级,成为首位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处理的省部级干部。

曝光是最好的震慑。自2013年3月中央纪委第一次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后,“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便成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利器,有力营造了“人人喊打”的氛围,增强了正风肃纪的震慑效果。

每个案件信息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的发布,都有力传递着党中央对腐败和作风问题零容忍的坚定决心。在监督执纪问责细与严的氛围下,“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深入人心。

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八项规定,它是新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具体生动又意味深长的话语,道出了人们对中央八项规定的由衷赞许。

紧盯年节假期,抓早抓小、串点成线,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会所里的歪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已成为妇孺皆知的语汇,在神州大地上荡涤起一股激浊扬清的净化之风,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难以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曾被认为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社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类会议明显减少,空话套话越来越少,开短会、说真话、少发文、重落实成为常态;公款送礼现象很难再见到;广大党员干部从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回归家庭。

同时,良好的党风政风还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节约成为全社会新风尚,餐饮行业迎来转型;长期整治不了的高价烟酒、高价月饼逐渐销声匿迹;隐藏在公园、景区内的高端会所也朴素转身、还景于民。

许多党员干部感慨,过去上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没想到一个“八项规定”就管住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描述“八项规定”的效果:当时很少人预见到,公款吃喝、文山会海等中国官场的“老大难”问题,竟然出现如此明显的改善。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是许多人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印象。截至2021年4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月报数据已经连续91个月公布,发挥了“指挥棒”“风向标”的重要作用。

同时应该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新部署,我们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持不懈改作风转作风,让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今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要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王守宪 甘超逊 李子平)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1-05/18/content_851178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